對部分餐館的這種做法,多數(shù)市民表示質疑。不少人表示,餐館采取“時令價”的標價方式,不主動報價,讓消費者心里很沒底,因為“時令價”完全由飯店說了算,容易讓市民掉入“陷阱”。
不過,也有市民表示,時令價的推出也有餐館的難處,既然沒有表明價格,消費者在就餐時應先詢問價格,如果覺得價格合適再點菜。物價部門任何商品都應明碼標價
部分餐館因成本壓力過大推出的“時令價”,是否合理呢?咸陽市物價局檢查所工作人員表示,根據《價格法》規(guī)定,所有商品都應該明碼標價,消費者對商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有相應的知情權和選擇權,讓消費者知情是經營者的義務。
市民在點菜時,要留意是否明碼標價,應事先了解相關菜品的價格和收費標準,對不清楚的價格一定要先問清楚再點菜。同時,在付款前先查看結算單據,注意收款項目是否準確,結算價格是否與點菜價格相一致,先別盲目付錢。明碼標價、童叟無欺,是日常交易中的基本原則。然而,隨著蔬菜、調料等價格地不斷上漲,迫于成本壓力,部分餐館推出具有彈性的時令價。對此,不少市民表示,這樣的做法違背了商品明碼標價的原則。飯店無奈都是漲價惹的禍。
近來,部分飯店的菜譜中出現(xiàn)了“時令價”
兩個月來,在市民的飲食環(huán)節(jié)上,大部分商品都出現(xiàn)了不同程度的漲幅。飯店中的菜單作為蔬菜漲價的“晴雨表”,也發(fā)生了許多微妙的變化,除菜價明顯上漲以外,還出現(xiàn)了一種名為“時令價”的標價!皶r令”二字也就是說可根據蔬菜、調料等價格的變化,來隨機對此商品進行定價。
既然是商品就應該明碼標價,然而,餐館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模糊的標價呢?
李師傅在咸陽開餐館已經有5年時間了,提起自家菜單上的變化,他無奈地說:“這幾個月來,市場上的蔬菜價格波動比較大,同一種蔬菜有時一周之內的價格差近2元,標出統(tǒng)一的菜價,容易虧本!
不光是菜館出現(xiàn)這樣的價格,就連有些面館的價目表上也出現(xiàn)了“時令”的字樣。
市內一家老字號面館的老板表示,面館的菠菜面很受市民喜愛,然而,今年以來,菠菜的身價不斷地變化,最貴時每公斤菠菜突破了10元大關,而便宜時只有2元多。固定一個價格,一旦菠菜價格上漲,飯館的利潤就特別小,經營不好就會賠本。市民反對明碼標價才能放心消費
家住中華小區(qū)的黃女士對餐館的這種“時令價”很反對,她曾經在市內一家飯館消費時,就因為“時令價”而吃了啞巴虧。
“前段時間,我在市內的一家飯店請朋友吃飯,點菜時發(fā)現(xiàn)菜單上部分蔬菜只標注了時令價,因為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詢問價格,便點了其中的幾樣。結賬時,我感覺超出了預期的費用,于是提出看菜譜核對菜價。這時才發(fā)現(xiàn),標注‘時令價’的幾個菜比平常貴了很多!彼f。
當黃女士質疑飯店為何不提前告知具體價格,工作人員卻說,顧客在點菜時應向服務員詢問清楚價格。(今日咸陽)